HD-1 DAC專題報導:作者原文(下)
CatKing (貓貓站長)
2025/11/21 12:04 #1
承上集
那怎麼辦?
既然TI大廠看不起高級DAC的市場,那麼我們就訂做自己的晶片!
兩聲道24位元化成3200多萬個電晶體,以電流的方式輸出,解決電子開關內阻的問題,透過電流校準的技術讓每個電晶體的電流保持一致...採用最直觀的作法,對應的任何一個位元都會有一個電晶體被"激活",輸出相對應的電流,..好了,不能再透露太多了!
而晶片化的設計更可以讓所有的元件處於相同的工作溫度,大電流輸出也讓電阻性的熱噪音降到很低...--徹底解決R2R DAC遇到的問題!
我不斷地問我自己,如果要買DAC,我希望是什麼樣的聲音?

為什麼不讓我們回到初衷,聲音的本質,最簡單我能理解的架構應該就是最好的聲音 ..於是誕生了HD-1
HD- 1的架構:如簡圖,大略解釋一下整個架構
1: 輸入支援USB和光纖:
大多數的串流機都有USB,電腦當然有,但是CD和電視沒有,因此決定加上光纖的輸入,我們特選的光纖接頭,支援到192k的高速訊號
2 : 定製的USB bridge專用晶片:
穩定,相容性高,速度快,支援各種格式(包括DSD),將USB2.0非同步資料轉成IIS訊號輸出提供給下一級SRC晶片進一步處理,定制晶片的好處是高速省電且穩定
3 : 定製的晶片SRC(Sample Rate Converter):
這是 DAC非常重要的核心之一,其好壞直接影響DAC的音質音色,很多做R2R DAC的都是用一個簡單的FPGA,裡面塞個簡化的數位濾波器,把頻率upsample 4~8倍,再送到後面的R2R電阻陣列⋯⋯一樣的道理,既是簡化的濾波器,自然是"取捨"了些東西!
因為FPGA也並不便宜,你總不會為了完美而用了三個巨大的FPGA吧!
而我們的SRC晶片,就是把三個巨大的FPGA採用定製化ASIC的方式,開成了一個客製化的晶片,輸出24位元的資料高達144dB 動態的不可思異的理論值邊際,真的是追求完美,近乎苛求!完全是教課書等級的作法!
不只是PCM資料,DSD也是由這個超級晶片轉成384k/24 bit的資料輸出到後面的 DAC,DSD透過這個SRC晶片轉出的聲音非常的好,和一般整合的Delta-Sigma內部用一個簡單的濾波器做的聲音完全不同,您一聽就知道
4,定製的Ladder DAC晶片:
我其實不想用R2R這個詞,因為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東西,但也許是讓人最容易理解的名詞!
如前所述,這是HD -1的第三個定製的晶片,作成晶片的穩定度好,一致性好,溫度漂移低,如果,您覺得3000萬顆電晶體的定製IC聲音不及1百多個電阻⋯⋯那,我,無,言,矣!
5,I/V轉換器:
由於我們的IC是電流輸出型,因此需要I/V轉換器轉成電壓的輸出,這通常是由一顆OP來完成,當然這個OP的品質會嚴重影響到音色,我特別挑選了一顆寛頻,高速,低雜音而且是軌到軌rail-to-rail的高性能OP,當然,最重要的是聲音要好,真的是非常的貴!其單價可能比一般Delta-Sigma的整個系統都還貴!
在網路上可以看到一些用RI2R結構的DAC也加上I/V轉換器!?奇怪耶!R/2R不是已經是電壓輸出了嗎?還要轉什麼呢?實在看不懂!
6,Post-filter:
這個是ladder DAC或是R/2R DAC另外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卻常被忽略的電路,SRC出來的訊號是384K,其實也沒有非常高,一個好的post-filter,可以讓頻寬延伸至40K Hz,又能在384K有相當的衰減率,避免訊號的混疊情形,在這裡我採用了一個特殊的RLC電路,以達到最小的音染(因為沒有用OP),最低的相位移及最大的off band衰減率!您會驚訝這個被動式的濾波器聲音如此的自然且無音染
7,時鐘:
HD-1 採用高品質低漂移的溫度補償型TCXO,精度達1 ppm..!
我其實一直很想探討一件事情,就是DAC的時鐘,低漂移的時鐘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其實數位系統用到的時鐘訊號非常多,甚至很多的低雜音系統會特別用分散式非同步時鐘(spread spectrum)的設計,即在一個系統裏有多個非同步的時鐘在運行,這是因爲如果整個系統都處於同步的時脈動作,那麼瞬間會造成消耗大量的電流而產生很高的電源雜訊,這電源的瞬間雜訊甚至會讓電路誤動作!,..說來話長!
因此就算是採用了高精度的原子鐘,通常也會經過好幾個PLL來產生各種時鐘頻率,所以真正的系統用的時鐘訊號其實是決定於晶片內PLL的品質,並不是外掛的時鐘有多厲害!
但是既然是PLL,就是合成的,會有一定程度的jitter noise,其程度遠超過原子鐘好幾個數量級⋯⋯這樣推論下來,高精度的外掛時鐘實在只存在心理衛生對聽覺的影響而已,當然,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兼固一下心理健康,選了1 ppm的溫補時鐘,以期影響低於0.0001%以下!如果您真的聽得出來!
8,調音:
並不是把所有的補料都用上就會得到最好的聲音,調音,往往需要對零件特性的了解及經驗,互相搭配著使用,以達到平衡的音質音色,HD-1除了WIMA MKP等級的電容,Vashey 電阻,甚至於數位晶片的電源旁路電容器,都是採用日本名牌!電源系統也大量採用昂貴的超低內阻聚合物電容器,以期將電源的雜訊降至最低,並提供電路充沛的暫態電流
在重要的輸出路徑亦採用了ELNA Slimic-II的音響專用電容器,這是我認真覺得非常好的電容,低頻有厚度,高音絲滑不尖刺⋯⋯但是,這電容器已經絕版了,我手上囤積了一批,用完就沒了!
9,耳擴:
加了一個簡單的耳擴譨您可以直入耳機,雖然簡單但是我覺得這個耳機的晶片聲音很好,尤其是低頻,晶片內部自帶正負電源的charge pump電路產生正負電源,因此省去了輸出電容器,低音(尤其是低阻抗的耳機)得到大幅改善,耳機輸出的同時,Line-out同時也會輸出的
10,電源管理:
雖然可以由USB直接供電,但是如果只有光纖就會需要外部供電,不論如何,只要插上外部電源(6V~24V),就會自動切換至外部供電,並且經過高品質的線性穩壓元件及濾波器供應給各個不同的數位及類比晶片,以期得到最低的電源雜訊干擾!
這10大特點成就了我們的HD-1產品,不要看他不起眼的小盒子,其實是大量科技和智慧/經驗的結晶,我們 一向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設計及聲音,也希望您認可並喜歡這樣的設計理念!適時地給我們掌聲及支持,讓我們有動力推出更好更多的產品
聲音如何?
說了那麼多,到底聲音如何呢?
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對聲音的理解與堅持成就了HD-1的好聲音,高頻絲滑延伸而不尖刺,中頻,尤其是人聲,非常的優秀,有厚度有腔音有共鳴,口水聲換氣音是基本,空氣感在空間迴盪,三月不絕於耳..(這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是令人難忘!)
您可以放一些您熟悉的歌手來感受一下,和以往的DAC有何不同,人聲畢竟是最複雜的樂器,其頻率範圍剛好落在人耳聽力的最敏感帶,所以很容易聽出差別,我也喜歡用人聲來測試器材或是線材,因為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就能聽出差別!快速了解器材線材是不是適合!
不過..人聲的最大問題在於:你沒有真正聽過那位歌手的"真音",您所聽到的都是CD裹在錄音室"修整"過的聲音,或是演唱會PA器材"轟"出的聲音!很好笑的是音響展大家都在放蔡琴..是誰在敲打我窗..大家只是憑自己的想像,模擬自己心中最喜歡的蔡琴的聲音是什麼樣子,鮮有人真正的聽過蔡琴的真實的聲音!既然沒有真正的聽過蔡琴,那麼您怎麼知道眼前的器材裏是最接近蔡琴的呢???大家都在放Stradivarius的小提琴CD,您可有親耳聽到過這琴在您面前拉出來的真實聲音?聰明的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這麼多的"大老"們花幾千萬買音響,何不花一點錢支持藝人好好唱幾首歌(不是辦演唱會那種亂轟亂叫從PA喇叭吼出來的聲音)
我何其有幸親耳聽過許景淳,林強,李宗盛,鄭怡,荷西·卡列拉斯(José Carreras)世界三大男高音之ㄧ, 有一年他來台在國家音樂聽開演唱會,安可結束 曲終人散後,他又跑了出來,那時樂隊已徹,麥克風也關了,觀眾也散場了ㄧ大半, 他意猶未盡的說,我再為現場還沒走的人再唱一首..天啊,我趕快跑去坐在他的正前方..那真的是震撼又難忘又感動的經驗!幾度被口水噴到,真的好聽!(看起來他真的很享受唱歌)
所以我也常用這幾位歌手來評估器材。因為我聽過他們真實的聲音!
除了人聲,HD- 1的低頻則是直接且力道十足的,沒有延遲,沒有妥協,我在1812的炮聲聽到了低音的速度感,解析度高的DAC應該就是這個樣子.
沒有速度的低音聽起來會糊糊的,轟隆轟隆的沒有層次,當然和錄音技術也有很大的關係(混音師的功力),除了1812外,阿姐鼓,七日談,鬼太鼓座或是一些合成樂的電子鼓都可以拿來聽聽,好的錄音,聽得到鼓皮的鬆緊度和該有的殘響!
講了這麼多,您何不親身體驗一下!絕對不同於Delta-Sigma DAC 的音色!所費不多但卻是最接近類比黑膠的好聲音!
HD-1 DAC專題報導:作者原文(上)
http://www.hitonaudio.com/forum_oneissue.php?category=diy&mi=4022
bluek (布魯克)
2025/11/21 15:50 #2
這就是為什麼HD-1聲音那麼讚的原因
LANCEREVO (兩百過彎)
2025/11/21 16:17 #3
bluek :
這就是為什麼HD-1聲音那麼讚的原因
我不是學電的看不太懂,不過我早就已經訂啦!站上出品還磨了那麼久才推出,肯定是好東西!
bluek (布魯克)
2025/11/21 16:25 #4
LANCEREVO :
我不是學電的看不太懂,不過我早就已經訂啦!站上出品還磨了那麼久才推出,肯定是好東西!
阿凱大大好久不見,需要我幫你翻譯翻譯嗎?